在商場上,你需要的是速度 Is The Future of Business Faster Than Real-Time?

Labsology法博思品牌顧問公司

future business

Altimer公司的分析師Jeremiah Owyang在倫敦LeWeb演講中認為,所謂的“Faster Than Real-Time”指的是消費者需求預測的重要性,而不單單只是快速的回應他們而已。Owyang舉了零售業者—Target當作例子,Target利用科技來預測消費者未來可能的需求,然後才下訂單,提供特別的產品數量及服務。

就像頂尖的運動選手會根據他們的經驗來預測球的落點,組織成員也可以觀察商業的週期然後採取行動。但現在的難處在於,商場上不只存在著一顆球。Owyang指出商業問題的複雜度,乘以不同的通路、不同的頻道、不同參與階段的訊息數量,每一項都增加了預測的困難性。結果就是有525種顧客可能接觸到公司的方式,而這甚至沒有考慮到不同的客戶狀況和地理位置。

 

Owyang在「動態客戶之旅」(Dynamic Customer Journey)中談論到他的公司所作的研究,他說現在的消費者面臨了大量的選擇,他舉了一個例子:「幾個星期之前,我站在時代廣場(Times Square)我有一個任務,就是從同一個位置計算電視牆上出現了幾個不同的logo,但最後我放棄了,因為有太多個電視牆的畫面在改變,我無法成功計算出來。這就是我們指的動態顧客之旅,相同的經驗未來也會在我們的客廳或是零售商店上演。」

 

而這些有用的數據將會以指數的方式成長。

「每天有2.5億張相片上傳到Facebook,如果你將它們印出來,將可以做出80座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他舉了兩間公司的例子,這兩間公司使用科技來改變和顧客接觸的方式,第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Tesco,它在首爾的捷運牆上創造一個「虛擬超級市場」,消費者可以用行動裝置在上面購買產品並選擇運送方式。

第二個例子是美國老鷹(American Eagle; AE)在時代廣場上的電子招牌,有一個「15秒成名」的活動,顧客可以在AE的商店裡拍照,並且在這個大型看板中有15秒的展示時間。

 

企業組織常常苦於區分哪些來源的資訊他們必須定期追蹤,哪些經驗會因為不同的通路、管道或是設備裝置而有所改變,藉由科技的進步,有越來越多的資訊可以提供給消費者,廣告本身可能會進化成別種樣式,傳統的收入來源也可能中斷。

 

Owyang還提到了「有感知的世界」(The Sentient World),指的是到處都充滿有生命的資訊(alive and full of information)。相關的例子是奇異(GE)的iPhone照明應用程式,讓屋主依據自己房間的色調來看看不同燈光下的效果。

 

最後他說有三大問題是商業人士在未來需要去回答的:

1. 如果每一項東西都會產生數據,我們該如何從噪音中挑選有用的資訊?

If everything emits data, how will we sort intelligence from noise?

2. 消費者會如何和沒有生命的資訊溝通?這些互動又要如何被衡量?

How will consumers communicate with inanimate objects? How will these interactions be measured?

3. 在什麼時機點這個世界會變成自給自足並且超脫人類的干預呢?有哪些公司會因此而受益?

At what point does this new world become self-sufficient beyond human intervention? Which companies will benefit from this?


 

 


 

 

可能因為沒有聽到完整的演講內容,不是很能理解他最後為何提出這三個問題,但關於資訊的部分我認為相當受用,我們的確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世代,不只是電視廣告、手機廣告,還有路上的廣告看板,身為一個消費者要如何篩選出有用的資訊,的確是個重要的課題。

 

Reference: http://timoelliott.com/blog/2012/06/the-future-of-business-faster-than-real-time.html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