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2016 年14 個值得關注的行動行銷趨勢

socialbeta

行動行銷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從去年開始,行動行銷作為一個熱詞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今年,不同的公司都會玩出哪些行動行銷的新花樣呢?

我們在此收集了14 位美國青年企業家協會(YEC)的元老級成員對行動行銷的預測。當中有保守的想法,也有大膽的預言,行銷人們或許就可以在這裡找到2016 年上半年行銷的主攻點。

1.Instagram 廣告

就職於Market Domination Media 的Janathan Long 認為,

Instagram 的廣告業務剛剛啟動不久,未來我們可以預見一大批的品牌都會競相在Instagram 上投放廣告。品牌一開始都不懂「我們為什麼要在圖片分享APP 上投放廣告?」。但很多代理商都向客戶介紹了在Instagram 上投放廣告的獨特優勢,品牌們逐漸轉變了態度。

Instagram 的用戶群體龐大,在Instagram 上投放廣告的受眾群也是龐大的。而品牌要在Instagram 裡讓廣告到達盡可能多的用戶,唯一的辦法就是購買它的付費廣告。Instagram 一開始不能增加鏈接,這曾讓無數行銷人感到可惜。不過現在,只要支付了廣告費,品牌在發布圖片之餘還能增加鏈接。2016 年上半年,Instagram 的創意廣告一定會擁有極強的競爭力。

2.行動端廣告影片

就職於AdGate Media的  Dan Sapozhnikov  認為,

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視線已經逐漸從電視螢幕轉移到智慧型手機上。伴隨著這一趨勢,行動端廣告影片迅速發展,廣告費也水漲船高。行動端影片的關鍵價值不僅僅是以影片內容吸引觀眾,還能引導觀眾瀏覽影片中提及的網站或下載APP,將普通觀眾轉換成消費者。根據2015 年行動端影片迅猛發展的勢頭,它的市場容量估計會在2020 年前增至130 億美元。毫無疑問,2016 年上半年,行動端影片依然會保持良好發展。

3.行動支付

就職於Chatter Buzz 的Shalyn Dever 認為,

行動支付在2016 年會收穫更龐大的用戶群。根據知名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的報告,美國2019 年的行動支付成交額預計會達到1420 億美元。越來越多的品牌和APP 都適用於行動支付,這也是它們抓住行動支付用戶群的方式。

用戶從現金或刷卡付款到行動支付,商家也要跟隨用戶的步伐,在傳統收款方式的基礎上增加移動收款的功能,才能避免這部分用戶流失。

4.原生廣告

就職於Tiller 公司的Stephen Gill 認為,

原生廣告在2016 年的行動行銷中會佔據重要部分。原生廣告能夠重塑廣告主​​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改變消費者抵觸廣告的心理,成功幫廣告主完成推廣。原生廣告的點擊率是一般顯示廣告的兩倍,它的廣告形式也使得它能夠避免廣告攔截插件的影響。現在美國73% 的媒介購買從業人員都在投放原生廣告,到2018 年,原生廣告的投放額預計會達到210 億美元。

5.私人訂製訊息及廣告

就職於Webfor 公司的Kevin Getch 認為,

四個行動端領域巨頭——Google、Bing、Apple、Facebook 都已經在「虛擬助手」技術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谷歌開發了Google Now,Bing 推出Cortana,蘋果擁有Siri,Facebook 的M 正在測試階段。這些公司都希望他們開發的「虛擬助手」能夠成為用戶生活中最實用的私人幫手,甚至​​在用戶發出指令以前就能為他們提供他們想要得到的訊息。這就是我們認為的行動行銷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6.結束一成不變的內容設計

就職於Ceros 的Simon Berg 認為,

很多人都能就「如何提升數位行銷中的行動端友好度」、「如何在設計中體現行動端優先」這些話題侃侃而談。顯然,在行銷人心裡,生產能讓用戶與之互動的內容,提供更豐富的用戶體驗已經成為自覺意識。只設計一種內容,讓它覆蓋所有用戶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人們接受行動端的新事物跟過去相比有了更高的要求。打個比方,人們在2016 年覺得好的東西,到2020 年的時候會覺得根本不值一提。如果企業一直停留在2016 年,那到2020 年,它也就要倒閉了。品牌們不得不開始思考提升用戶體驗的問題,現在的消費者需要定制化的服務內容。所謂的定制指的是更深層次的多樣化。提供定制化的服務,絕對是討好用戶的不二法寶。

7.更多公司推出專屬APP

就職於Recruiter.com 的Miles Jennings 認為,

現在各種公司都已經意識到了,與其不斷優化其網站在移動設備上的用戶體驗,不如推出公司的專屬APP。APP 不僅能夠帶給用戶視覺上的愉悅,還為用戶提供相對於網站而言更多樣化的服務。同時,獲取服務的便捷性也大大提升。2016 年,推出專屬APP 一定是現在還沒有APP 的公司們的一致目標。現在Google 和app store 上的APP 索引都已經有了巨大進步,通過搜索引擎優化,人們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APP。APP 索引的完善使得不同種類的APP 都更容易進入相應的目標群體視線,這樣的進步更加推動著公司們加緊推出APP 的步伐。

8.行動端產品的個性化用戶體驗

就職於Helpshift 的Eli Rubel 認為,

基於個人訊息和海量數據進行的以個性化為特點的行銷戰役會成為2016 年上半年行銷界的重頭戲。今天的消費者希望他們的每一個需求,無論多麼細微,都能被商家考慮到。所以對於商家來說,滿足消費者的特別需求,開展個性定制的行銷戰役變得非常重要。隨著我們進入移動時代,行動端產品中是否有足夠人性化的設計,能決定這個產品的存亡。

9.垂直影片廣告

就職於Switch Video 公司的Brandon Houston 認為,

垂直影片並不是什麼新事物,但是垂直影片的流行趨勢卻是新近出現的。像奧迪、AT&T、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這些大公司都已經嘗試過垂直影片,而數據表明這些垂直影片廣告的播放完成率比普通影片廣告高80%。漢堡王、梅西百貨這些公司也在Snapchat 上投放過垂直式廣告,反響非常不錯。垂直式廣告能夠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垂直模式是我們使用手機的默認模式,垂直廣告避免了我們觀看廣告時要旋轉手機的麻煩。垂直廣告適應了人們使用行動端多於使用PC 端的習慣變化,垂直影片的生產會成為行業內穩固的一部分。2016 年年初我們就已經看到了不少品牌嘗試垂直影片,隨著時間的積累,我們會看到更多更全面的數據,證明垂直影片在傳播中的優勢。

10.程序化廣告購買

就職於Automate Ads 的Andr​​ew Torba 認為,

根據eMarketer 的數據,去年行動程式化廣告的交易額(即利用技術自動完成購買和出售行動廣告)已經達到93.3 億美元,佔程式化廣告總交易額的60.5%。Facebook 這個行動廣告的領頭羊,去年第三季度的廣告收入是43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行動廣告投放。去年,Facebook 全面開放了Instagram 廣告的自助購買平台。這也就意味著,廣告主們2016 年的行動廣告投放額,會繼續大幅增長。而廣告主們如果不重視行動廣告的程序化購買,他們就沒法玩好行動廣告這個遊戲的,他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錯失很多機會。

11.社群電商的整合

就職於Track Marketing Group 的Alex Frias 認為

基於Instagram,Pinterest,Snapchat這些視覺類社群網站的社群電商整合,將在2016年的市場掀起大波瀾。對於零售商來說,利用社群網站直接銷售是他們從未嘗試過的一種銷售方式。這種新的銷售方式給品牌提供了機會來重塑電子商務市場,爭取新的市場地位。

12.基於簡訊的行動行銷

就職於Netjumps International 的Sheldon Michael 認為,

手機行銷服務站點Trumpia 在行動行銷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其擁有龐大企業用戶群,而這些企業用戶都迫切希望能和消費者保持密切聯繫,了解消費者的喜好。Trumpia 能夠智能尋找目標用戶群,向當地帳戶和粉絲發送會員獎勵,優惠活動或者用戶調查訊息。這樣的方式既實現了資源共享,又能夠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可謂節能又高效。

13.Snapchat

就職於  858 Graphics  的  Brandon Stapper  認為,

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Snapchat 的用戶群已經變得多麼龐大。青少年不再使用Facebook 或Instagram,只有他們的長輩還使用這些。Snapchat 為大企業發布廣告取得的良好反響為 Snapchat 帶來了整個品牌的升值。2016 年Snapchat 的廣告業務會繼續擴張。我認為為了更準確的廣告定位,Snapchat 會試圖獲取更多的用戶個人訊息,還有基於用戶所處地點而推送的廣告也會出現。


 

 


 

14.行動行銷自動化

就職於行動應用開發平台Appboy 的Mark Ghermezian 認為,

行動行銷自動化是今年最火熱的潮流。行動化已經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行銷者和消費者的關係,不再僅僅依靠訊息和交流維繫。現在對於行銷者來說,最最重要的是行動端。他們必須每一分鐘都關注著行動端,因為這裡有著最完​​整的消費者群像,從這裡他們能發現消費者想要什麼。品牌必須學會如何有技巧地和消費者保持聯繫,如何獲得更多他們的個人數據,如何讓他們信任品牌,成為品牌的忠實用戶。行動行銷自動化使得品牌能夠收集和使用更加確切的數據,然後適時給用戶發送定制訊息。

原文鏈接:mashable

Photo:www.bluefountainmedia.com


 

 


 

TAGGED: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