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跟消費者接觸並且被記憶最好的方式, 就是加入消費者的生活, 變成他們不可缺少的夥伴。一個理想的消費者接觸點實現的是“軟溝通”,不會讓人感受到產品推銷的壓迫感,而是跟人們的生活情境處於同一陣線,並提供有建設性的支援。這樣留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印記才不容易褪色。
行銷案例內容
在7月1日這個加拿大魁北克省傳統的搬家日裡,宜家在蒙特利爾市人流量最高的幾個地方,提供了很多免費紙箱供搬家的市民取用。紙箱上印了很多搬家時 有用的資訊:打包秘訣、核對表、IEKA美食優惠、裝點新家的產品優惠資訊等,累了的時候,紙箱還可以作為歇息的座椅。為人們提供了很有意義的服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3j3Ps_YnlA
案例深入分析
為人們提供搬家用的紙箱,其實是高明的釣魚行為:因為搬家與買傢俱往往是前後密切相關的行為鏈關係。通過紙箱這個魚餌,精準地引出並鎖定了有潛在消費需求的人群,讓溝通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宜家的紙箱為我們展現了一種自然嵌入消費生活方式的溝通接觸點,它既是人們的工具、指南,也是品牌的服務、媒介。好的接觸點都應該有這種價值雙向性,讓消費者與品牌雙贏。
總結-《基於行銷關鍵時刻的策略》
行銷關鍵時刻的理念,與IKEA這個案例不謀而合。品牌通過提供針對性的產品、服務、諮詢等方式,介入特定人群的非購買性需求情境。在滿足其原始需求的基礎上,滲透媒介效應,與消費者建立溝通關係,將非購買性需求情境引導至購買需求情境。也許可以發想一下,針對大學新生的社交需求,微博在暑假發起新生報到活動時,可與麥當勞合作舉辦“咱們在學校附近的麥當勞見面吧”的活動。
還有什麼生活上的品牌行銷活動是對生活上有實質上幫助, 又讓你對品牌印象深刻的呢?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本文作者-More_Than_Insight
原文連結-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more-than-insight-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