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 mobile world.
「研考會日前的「102年數位機會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家戶連網率達到8成5,個人上網率為7成6,主要以智慧型手機上網為主。在學童上網情況方面,有8成以上的學童已經使用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上網。」
「HTC 王雪紅 捐贈臺北市六所高中新生每人一台 Flyer」
這兩則新聞報導共同透露出一個重點─現在及未來,都是行動裝置當道的世界─It’s a mobile world!幾乎人人都是mobile使用者!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行動流量分析
想要建立成功的行銷策略,第一步則是要先了解這些mobile users。行動流量(mobile traffic)分析,使品牌得以知道who─是誰在看瀏覽網站;how─透過何種管道流覽;以及where─使用者在哪裡(哪種行動裝置)瀏覽你的網站─是ipad、iphone、黑莓機還是其他行動裝置?
行動流量與許多層面習習相關,以下將探討一些層面如何與行動流量結合、發揮到最好的行銷功能。
1.網頁設計─自適應性的網頁
相信你我都遇過這樣的情形:看到某個廣告,滿心期待的點開網頁,卻發現要不斷的拉左拉右、拉上拉下,才看的到整個畫面,此時興致早就大減一半,甚至懶的再點開別的商品;放大縮小折騰了好久,好不容易決定下標,卻發現還要填繁複的信用卡表格、基本資料,又要不停的滑動拉左拉右!到此時耐心早已被磨光,當下忍不住大喊:「老娘(老子)不買了!」然後從此把這品牌丟進垃圾桶,「再也不要買這家了好麻煩!」轉而投入別家懷抱。這情況可以說是品牌最大的夢魘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適應式網頁因而誕生。自適應性的網頁就是只做一個版本的設計就能適應所有大小的螢幕。在不同尺寸或解析度的設備或螢幕上,會以符合版面大小的樣式來顯示網頁的內容。流量分析在這裡功用,便是找出最常光臨網站的管道及裝置及使用者,讓品牌能掌握主要族群,設計出最適合的網頁!
2.掌握使用者行為模式
有人喜歡用智慧型手機傳line,但是用ipad購物。其實這兩者都有傳line跟購物的功能,但為何卻有使用上的區別?是個人習慣?還是群眾模式影響?使用者的一舉一動皆是決定策略的因素,透過流量分析,可以讓品牌追蹤使用者行為模式:消費者最常透過哪個平台購物?他們上youtube時會點進旁邊的廣告嗎?這些數據蒐集使品牌能隨時做策略調整。
3.廣告策略擬定
什麼時候該打廣告?廣告該傳遞什麼訊息?
流量分析數據顯示,有50%的人是透過行動裝置讀取email;若email不符合他們手機的規格,69%的mobile使用者會直接刪除郵件;有18%的人會乾脆取消訂閱。這樣的數據清楚暗示了使用者們對於廣告的訴求:要合乎我們的行動裝置規格!不然看都不想看!提供了品牌日後擬定廣告的參考方向。此外,現代社會裡人們的注意力時間越來越短,他們尋求的是「立即的」滿足感;希望以最「方便簡單」的方式得知訊息:消息內容越精簡越好。因此在內容方面,應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避免失去原本興致勃勃的客戶。
4.數據不是絕對─分析背後的隱含義
當你的網站有很高的跳出率(也就是訪客進入網頁後、沒有繼續下一頁就離開的機率)─且這些跳出率集中在mobile使用者上時,先別太難過,不一定是他們不愛你。也許他們是走在路上看到你的廣告,好奇所以馬上用智慧型手機進去看;他們跳出你的網頁不是因為不喜歡你的品牌,而是破不及待衝回家用電腦查清楚!(畢竟電腦瀏覽比用手機方便。)
研究顯示:行動裝置有較低的回應率、較高的跳出率,以及較低的參與率,若你將這數據與桌上型電腦相比,也許會覺得行動裝置沒有市場,然而其實真正情況是它解決了使用者當下的需求,因此沒有繼續瀏覽的必要。例如:等等要跟好久不見的朋友去某餐廳聚餐,騎到一半突然迷路了!於是趕快拿出手機搜尋餐廳官網查看地址。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往下逛菜單,聚會都要遲到了!因此若企業或品牌端看數據,只會又有人跳離了網站!真是太難過了!然而實際上,他早已舒適的坐在你的餐廳裡,享受美食幫你衝業績呢!
隨著現在行動裝置推出的節奏加快,不只是消費者很煩惱要如何選擇,各企業與品牌也越來越頭大─市場越來越複雜,該怎麼擬定策略?行動流量分析的應用不適用在策略上,還有許多層面都能與他結合共同發揮功能,在這樣一個mobile world及未來趨勢來看,行動流量(mobile traffic)可說是擬定策略的一大重要工具。
參考網站: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