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開始,她便一直是跨年晚會上收視率最高的人氣天后,
2014年的高雄場更創下7.75的超高收視,等於全台灣有171萬4千人跟著她一起嗶嗶嗶!
(恩…比台北101煙火收視率還高 ˊˇˋ)/
沒錯,她就是台灣的電音天后—謝金燕。
早在17年前謝金燕就參與華視「連環泡」的演出,
先後也曾參與過主持、電影、電視劇、歌唱等領域的工作,卻一直苦於沒有自己的代表作。
到底她是如何從觀眾印象中的「豬哥亮的女兒」成為今日收視保證的「電音女神」呢?
讓我們跟著姐姐,一起揭密品牌再造的過程!
第一步:專注的經營、清楚的品牌定位
謝金燕近年來的演藝重心已經轉移到「歌唱」,
捨去其他工作項目並不代表她沒有能力,而是去蕪存菁,把專注的核心項目做到頂尖。
「樣樣通、樣樣鬆」,這句俗諺其實也能反映在品牌的多角化經營上,
當產品之間並不能產生綜效、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時,
就須將資源聚焦在核心業務。
統一集團的現任董事長羅智先,當初在接任總經理時,也針對集團的事業進行大刀闊斧的重整:
不僅處分萬通銀行、統懋等非核心的轉投資事業持股、
還打出「品牌精耕、資源聚焦」的產品策略,每年拉出毛利線,沒有效益的就砍;
統一流通次集團,甚至陸續處分了寵物達人、上海午茶風光等8家公司或轉投資,
就連上海7-Eleven,也關閉了約20家店,進行重整。
統一毛利率從2008年約在19%左右,到2013第一季毛利率達27.17%,
顯示羅智先的減法經營學已展現成效。
「重質更勝於量」,是上述兩者成功的共同關鍵原因之一。
第二步:找到利基市場
謝金燕選擇了輕快的「台語電音」,並跳脫民眾對於苦情台語歌的想像,
大膽結合「性感」、「舞曲」、「台客文化」的元素,
就像台語版的凱莉米洛,謝金燕建造出屬於自己的電音王國。
第三步:創造品牌獨特性
目標客群也有了,那接著就是用心經營品牌本身,
謝金燕不僅屢屢推出琅琅上口的曲目如:「練舞功」、「跳起來」,
還不斷創造歌曲話題性:融合國語、台語、香港話、英文的「嗶嗶嗶」、跳針跳針跳針的「姐姐」,
在跨年晚會上更是精心設計表演服裝和道具:
去年的縮小版重機、今年的超大安全帽、
更不用提南北跨年時還特別準備了不同的八套衣服,
這些創意的橋段安排、具渲染力的表演,都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並留下深刻印象,
看場謝金燕的「電音秀」,彷彿也成為跨年夜必備的行程了!
第四步:找出最佳的獲利模式—只發單曲
實體唱片的市場目前正處於嚴重萎縮的情況,不管音樂再怎麼好聽,歌手也很難單靠「賣唱片」賺錢,
目前華人音樂市場主流已經趨向無視實體唱片銷售,而是依靠演唱會、商演以及代言賺錢,
簡而言之,音樂是創造話題性的廣告、間接帶來利潤的媒介。
Katy Perry—全球知名流行女歌手之一,最新主打歌Roar紅遍全世界,
但這張新專輯《Prism》截至目前卻只賣了近 29 萬張,與之前動輒上百萬的成績比起來,相差甚遠。
謝金燕很清楚「專輯已死」這個趨勢,於是她嘗試推出高話題性的單曲《跳針舞曲2013》,
用以取代製作成本較高的專輯,將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集中利用,
並利用 YouTube 為主要發行管道,狂播MV宣傳、尋求異業合作的機會,
例如2013Youtube台灣音樂影片排行冠軍的「姐姐」,就搭上唯舞獨尊online的遊戲代言。
第五步:聽的到唱不到的飢渴式行銷
費盡心機得來的往往覺得最珍貴,許多廠商抓住消費者這種心態,
往往會利用所謂的「限時限量搶購」來營造出受歡迎、大熱賣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飢渴式行銷」,
從Apple、小米機,甚至到謝金燕的「姐姐」都是操弄這種行銷策略的箇中好手。
輕快的旋律加上琅琅上口的歌詞,謝金燕的「姐姐」才一推出便在半內累積超過一千萬人物的點閱率,
不只電視上狂打MV,就連KTV的廣告也在正式開放點播前強力的放送,
讓民眾聽的到卻怎樣也唱不到,吊足了粉絲的胃口,
等到可以開放點播了,粉絲們還有不衝破頭的道理?
短短兩個星期內,就打敗曾經稱霸100多週的「天后」,衝上新歌排行榜,以及點播排行榜第一名!!!
上述當然都是很重要的相關行銷策略,
但也許謝金燕帶給全台灣更深的感動是她堅持、不服輸的認真態度,
22年那場嚴重的車禍,讓她幾乎半邊臉全毀,甚至被宣告得一輩子依靠輪椅。
現在的她,不但可以站起來,更生命跳出讓全台灣為之瘋狂舞蹈!
只要有謝金燕的表演,收視率更是輕鬆壓過一票的天王天后,
(還有跨年必看的101煙火~~~
感動人心的向來都是那些充滿對生命充滿積極態度的故事,不是嗎?
說了這麼多~在此奉上女神2014年在高雄義大世界的跨年片段!
【跳起來+嗶嗶嗶+姐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OgrLc29C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