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料下午茶到正餐,我們都能看見外送服務的影子,
但你知道保險套大廠—杜蕾斯也把外送服務的想法,動到自家保險套身上嗎?
故事的起源還是從「消費者需求」開始,
杜蕾斯發現熱戀中的情侶在天雷勾動地火之際,
常常會發生以下的情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BeP19Hm7w
於是他們就開發出這個「即刻救援保險套」應用程式,
為了將服務拓展至全球各地(目前只有在杜拜有),
杜蕾斯便舉行一個「臉書線上投票活動」,
只要是投票人數最高的城市,便能引進這個十分貼心又人性化的服務,
一方面也希望藉由社群媒體的力量來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
剛開始事情過得挺順利,由浪漫之都「巴黎」遙遙領先著,
但是等到截止日期,票選出得結果卻是:
「Batman」,這是一個跟蝙蝠俠扯不上一毫米關係的土耳其小城市,
重點它還是女生連頭髮都不能露的保守穆斯林信仰區!
由於考量到當地民眾的激烈反彈跟宗教信仰問題,
杜蕾斯從去年四月便終止這項活動,也沒有繼續更新粉絲專業的近況。
其實在設計這種社群活動時,常常必須將「惡作劇」風險也考慮進去,
2011年澳洲航空在爆發停飛危機之際,曾經嘗試利用社群網站來做行銷活動,
他們在澳航的推特寫下:「告訴我們你夢想的豪華飛行體驗是甚麼?」
越有創意越好,但是答案必須包含『Qantas Luxury』(豪華澳航)等字眼,
最熱門的推文便可以獲得澳航睡衣和豪華便攜式旅行套裝。
起先的用意是想利用社群媒體與消費者拉近距離,
沒想到推特上最熱門的推文都充斥著對澳航的憤怒和風涼話:
「 愚蠢的時機和愚蠢的禮物哪個更怪?」
「豪華澳航意味著在他公司的飛機上喝著香檳,但下令停飛整個航空公司,禁足國家,乘客和員 工。」
第二個失敗案例是全球最大速食連鎖麥當勞(McDonald),
他們在2012年舉辦一個「#麥故事」(#McDstories)活動,
原本也是希望網友們在推特上說出相關的感人小故事,
結果網友便將心中壓抑已久的負面評價全部寫上去:
「我曾在吃漢堡時吃到指甲!」、「寧願吃自己腹瀉拉出來的東西,也絕不買麥當勞。」
歸根究底,這兩家廠商都高估了自己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使得原本立意良好的活動變成抒發情緒、分享恐怖用餐經驗的「謾罵平台」。
除了杜蕾斯這項胎死腹中的「外送保險套服務」,
一家名叫Lakemaid Beer的啤酒商,也從消費者的不便利中找到一塊藍海市場,
美國只要一進入湖面結冰的季節,就會有人跑到結冰的湖面上釣魚,
但每次想要喝點飲料往往都需要大費周章地跑到陸地上購買,
因此,Lakemaid啤酒就宣布採用無人機來快遞啤酒,
只要打通電話或是透過App下單,無人機就會快遞啤酒到你家門前:
雖然說無人機運送還有相關的技術與法規問題需要克服,
但是這段測試影片,放上YouTube後,已經吸引超過五十萬人觀賞,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呢!
test
test
test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