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品牌設計,這裡有8 個今年最佳,它們雖然看起來大多只是改了個Logo,但這些微妙的改動在設計師眼裡,確實有獨特的學問,最重要的是,它們切實地符合了品牌發展的需要。
“看起來不那麼Low”、“成本低廉而不廉價”、“更像一個音樂品牌而不是科技公司”……這些要求才是一個好的品牌改造要做到的。
從今年這8 個很棒的品牌設計案例,你會發現所有公司都在適應互聯網,品牌Logo 也一樣。比起以前,設計師要考慮在包裝盒、快遞箱、名片、信封上的視覺展示,現在他們還要考慮應用範圍更廣的網頁、移動端。
而統一、簡單、準確的信息傳達依然是不變的標準。讀完這些Logo 背後的故事,你會發現它們真的很妙:
16 年沒改過Logo,Google 終於在今年為了移動互聯網重新設計了他們的品牌形象。雖然剛剛發佈時,不少人抱怨新Logo 捨棄了Google 標誌性的小寫字母g,但新的設計真的非常棒,簡潔,友好,適用於更小的屏幕顯示,至少你在Apple Watch 上看到它,不會覺得不合時宜。
另外值得吐槽的是,Google Ventures(谷歌風險投資)最近也換了個棒棒的Logo:
Shake Shack
美國“慢快餐”漢堡品牌Shake Shack的這套視覺識別系統“價值16億美元”,但實際上它來自一次免費的公益設計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 SHAKE SHACK Logo所使用的Neutra字體也火了,後來Neutra 被華盛頓特區採納為官方字體,“頭重腳輕”的比例讓整套字體顯得非常具有親和力。
Spotify
於是在今年3 月的美國西南偏南音樂節上,他們發布了一套全新的色彩搭配。你可能會說,只是變了個顏色而已,沒什麼了不起的。確實,這種常用的設計手法在很多品牌視覺系統中都會採用——Logo 圖形不變,自由組合的顏色搭配讓Logo 成為一個應用更廣泛的符號。
但改Logo 這事,符合品牌發展策略的就是最好的。該設計手法適合那些年輕、酷炫、多變的品牌,而這就是Spotify 希望傳達的“一個音樂公司”的形象。作為這種設計元素的延伸,你會看到所有這一系列Spotify 發布的海報都只有和Logo 相同的兩種顏色(一種類似雙色版畫的風格),顯得很潮,很“音樂”。
6 月份,他們悄悄地進行了一次更新,正式把原本淡綠色的Logo(設計師把它稱之為“沉悶的西蘭花”)換成了全新的墨綠,類似iPhone 電池的顏色。一時間網友都瘋了,表示“怎麼看怎麼討厭,趕緊換回來。”
但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一改動從長遠來看是完全正確的。丟掉漸變、加深顏色,意味著設計上可以做更多的變化、更酷炫。
SONOS
成立於2002 年的無線高保真音樂系統製造商SONOS,突然意識到自家的品牌名稱“SONOS”真的很適合變成一個洗腦的魔性符號。
試想一下整面牆都印著他們的廣告:SONOSONOSONOSONOSONOSONO……
當設計師在Logo 後加上一個類似鐳射光的背景之後,事情就變得更像一個網絡病毒傳播開來。上下滑動你的屏幕,這張圖會產生一種“音響波紋”的視覺錯覺,近乎完美地符合品牌的定位。
請上下滑動屏幕觀賞
Gif 版本
設計師表示,自己最初也沒料到這個結果。他只是想嘗試用反白的Logo 搭配各種炫目的圖形而已。
Netflix
Netflix 的新視覺系統可以說超級簡單:一隻下木總統(或其他N 網美劇的角色)、一片紅色、一段簡短有力的廣告語,done。
看上去很無腦。但Netflix 上有那麼多風格迥異的劇集,當每一季新預告、角色海報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又要呈現統一的風格——這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這套視覺系統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角色、紅色、句子出現的比例都有規定,他們把這稱作“品牌面積”。那條醒目的紅色一出現,即使是你沒見過的美劇角色,你也能獲得一個暗示:這是Netflix 的作品。
之所以如此簡單,也和整個視頻網站圈兒都不太注重品牌設計有關。稍有一個統一的範式出現,人們就很容易記住它。這就和HBO 劇集開頭每次都會出現的花屏一樣。
Google 的電子書Logo
電子書真的和傳統書籍有什麼不同嗎?在設計師眼裡,他們其實沒多大差別。你看Kindle 上的電子書,仍然在模仿紙質書的印刷質感。這種既有的電子書設計觀點維持了很久,大家似乎僅僅在爭論電子書和紙質書哪個更好,卻又在設計電子書的時候,默默地透露出對紙質書的懷念——這種自相矛盾終於有人受夠了。於是出現了這個項目:
這是Google 悉尼創意實驗室和書籍設計工作室Visual Editions 合作的一個項目,旨在打破電子書設計的一種俗套:如何讓一本電子書在設計上也像一本電子書(我知道有點繞)。
他們選擇了“一半老派”、“一半新式”的做法。保留標題字體的一部分,乍一看像是鬼畫符,而標題的右半部分則由只可能在屏幕上顯示的動畫效果替代。
目前,這個項目還沒有一個稱得上是完美的結果,因為“右邊”的部分可以有無限種可能性。
Snoop Dogg 的大麻品牌
又是一個設計成就產品的例子。
大麻品牌似乎成了矽谷創業的新寵,我們之前也曾報導過這類的公司。而這其中說唱紅人Snoop Dogg 創立的大麻品牌Leaf by Snoop 似乎是最Cool 的一個,不光因為明星效應,還有它的設計。
仍然是世界知名的設計工作室Pentagram的作品,出自Pentagram的合夥人之一 Emily Oberman之手。為一個大麻品牌做包裝設計,最大的難題——也是所有大麻公司的難題:怎麼才能讓它顯得不那麼“黑人的憤世嫉俗”、“瑣碎”、給人一種“非法”的感覺。說白了,就是要讓大麻不像“大麻”,以便吸引更廣泛的客戶群。
粉絲自製的新IKEA
這套設計來自熱心網友。宜家的視覺形像從1967年開始就沒有什麼重大的改變,格拉斯哥設計公司的 Freytag Anderson認為是時候做點改變了,他為宜家重新設計的這套形像很貼切的表達了宜家家居“自己動手組裝”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