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7 新行銷趨勢:再見,數位行銷

socialbeta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試圖用「轉型和顛覆」 來預測2016 年數位行銷趨勢。我們預測了品牌和行銷的兩大轉型:從內容公司到數據公司的轉型,從靜態內容到動態內容(實時化和視覺化)的轉型;我們也預測了消費者互動和體驗的顛覆:個性體驗和原創內容顛覆與借勢,破壞性創新和行銷自動化顛覆慢公司和懶服務。

今年,轉型和顛覆將更加猛烈和深刻。我們還沒有好好準備10X的時代,10%的時代就已經過去了。所有的品牌都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轉型或者被轉型。

無論是高大上的Alpha Go、區塊鏈Amazon Alexa 等底層「設計」, 還是拽酷炫的裸眼3D、無人駕駛和Google Home 等表層應用,這些「黃金一代」 的新技術和新應用將推動從「數位化」 向「智慧化」的轉型。

2131 1484816215

你好,智慧行銷

被稱為技術趨勢風向標的Gartner 年度報告,用智慧化(Intelligent)、數位化(Digital)和網格化(Mesh)清晰地描述新一年的十大技術發展趨勢。

2131 1484816216

這十大技術包括應用智慧和高級機器學習、智慧軟體和應用、智慧硬體(Intelligent Things)、VR 和AR、數位模擬(Digital Twins)、對話式互動生態、網格化應用和服務架構(Mesh App & Service Architecture, MSSA)、數位技術應用平台、以及自適應安全架構。

與Gartner對標的Forrester,則在報告中使用了「新技術革命」這個詞來形容這一年的精彩。在《2017預測:消費者為王時代,重塑未來的變革(2017 Predictions: Dynamics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In The Age Of The Customer)報告中,Forrester指出三種革命性的技術將改變商業世界遊戲玩法和消費者體驗:以虛擬和現實、數位以及語音互動推動的互動技術(Engagement Technology)、以個性化和預測性分析推動的消費者「微洞察」技術(Insights Technology)、以及以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神經網路等推動的支持技術(Supporting Technology)

這些技術和消費者趨勢逐漸勾勒了未來應有的模樣。我們看做未來的「數位化」,只是「智慧化」 前奏。

再見了,數位行銷。數位行銷賴以生存的社群媒體紅利已經耗盡,免費的時代和社群時代結束了。靠一個80 後運營和一個90 後文案撐起一個官方粉絲團的好日子到頭了。同樣受迫於人口紅利銳減的Facebook 和WeChat 等老一代和新一代媒體正在限制官微的影響力並鼓吹廣告的威力。但廣告不是行銷的未來。

寶潔全球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 三年前關於「數位行銷已死」 的神論,現在有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者。日產汽車全球行銷和品牌副總裁Roel de Vries 建議把數位行銷的「數位」 兩個字拿掉,因為在「無數位不行銷」 的情境下,我們不再需要強調「數位」 的重要性了。

而正在發生的「去乙方化」,與其說是甲方的思路轉換和創新之舉,不如說是一次行銷圈的「騰籠換鳥」。一個「數位行銷長」 頭銜,並不能讓廣告和公關公司改變依賴內容創意(文案和設計)而缺乏解決方案(洞察、技術和執行)的窘境。一旦甲方用更嚴格的考核方式來衡量結果,數位行銷的最後一絲光環也將黯淡消散。

顛覆者並不能對顛覆免疫,相反顛覆者更容易被顛覆。當數位行銷用「數位」顛覆了傳統行銷,未來的行銷也將用「智慧」顛覆數位行銷。

你好,智慧行銷。Gartner 和Forrester 總結的這些技術趨勢和消費變革,將重新定義「個性化」 和「實時化」,並把新的沉浸式內容和會話式互動模式帶入行銷領域。

從動態內容到沉浸式內容

是時候停止Html5 的迷信和崇拜了。再厲害的2D 動態內容(圖片和視頻)也可能比不過入門級360 度視頻相機Theta 帶來的新鮮感和沈浸感。Pokemon Go 遊戲、支付寶AR 紅包、以及阿里巴巴的VR 購物應用「Buy+」,只是AR 和VR 小試牛刀的玩法。

在剛剛落幕的2017 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17)上,VR 和AR 主題的站台超過了70 個,與去年相比增加了近50%。同時,本次CES 和VR/AR 相關的活動超過了25 個。

AR、VR 以及跨界的MR 將開創一個無屏時代,我們對內容的創作、觀看、轉發、和互動將從此改變。

2131 1484816217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經歷了火熱甚至有點過熱的VR 淘金熱,也見證了口袋妖怪的奇蹟。Niantic 和任天堂在2016 年7 月用一款AR 遊戲,普及了增強現實的概念,並教會了我們如何更好地玩手機。

VR 和AR 不會像Segway 淪為高級禮物和富二代玩具,而是未來的內容和媒介。儘管高端的VR 和AR 設備的成熟和普及尚待時日,但「低端版」 的VR 和AR 成為智慧手機的「新賣點」 和標配是分鐘的事情。在聯想宣布發布支持Google Tango 增強現實技術的手機PHAB2 Pro 之後,華為正計劃開發一款支持Tango 技術的智慧手機。

2131 1484816375

Google的Tango 之於AR, 好比Android 至於智慧型手機。憑藉Project Tango,Google有可能在後Steve Jobs時代取代蘋果,重新發明智慧手機。

根據 Gartner 副總裁 David Cearley 的說法

沉浸式消費和商業內容、應用程式的市場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VR 和AR 功能將與其他智慧設備和系統合併,形成一個更加無縫的設備系統,提供超級個性化和互相關聯的應用和服務,精心編排用戶收到的訊息流。融合多個移動、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與大量傳感器的環境將擴展沉浸式應用,使其遠勝單獨和單人體驗。房間和空間將與物體互動,最終它們將通過格網連接並與沈浸式虛擬世界一起工作。

前輩大牛凱文· 凱利說

VR,AR 以及類似Microsoft Hololens 的MR 將定義下一代的互聯網。這一代互聯網的基本組成和基礎貨幣是訊息(Information),而下一代互聯網流動和流通的將是體驗(Experience)。

基於訊息的內容行銷,將讓位於基於體驗的沉浸式互動。

從社群互動到會話式互動

中國最牛的產品經理之一張小龍幾乎以一己之力讓中國人從跟隨者變成創新者。當Gartner、愛德曼、德勤和埃森哲的美國分析師和專家們不約而同把微信、Facebook Messenger以及聊天機器人(Chatbot)放入2017年的新技術趨勢報告並煞有其事地提出「對話行銷(Conversational Marketing)」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切,那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2131 1484816219

直到今天,行銷圈依然是微信反對者的大本營。這些反對者,詬病微信的封閉和「不社群」,批評微信的緩慢的商業化和淡漠的品牌友好度。

但反對者喜歡的一對多(品牌對消費者)的模式,並不是消費者喜歡的模式。如果說現在的消費者對品牌的創意騷擾還可以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容忍態度,那麼未來的消費者對廣告和行銷的態度簡直是零容忍。

廣告屏蔽(Ad Blocker)和匿名社群,這兩大行銷圈的「心頭恨」,其實是90 後和00 後對品牌的「社群媒體行銷」 的反饋。

微信的「一對一」 模式才是新一屆消費者喜聞樂見的互動模式。對話機器人(Chatbot)以及背後的大數據分析、消費者數據管理、以及人工智慧等消費者個性化分析工具,讓未來的「一對一」 溝通從PPT 和頭腦風暴會議走向財務法務辦公室——從概念走向執行。

對話機器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為專門解決某一個或者某一類問題而開發的定制機器人,比如微信上的信用卡類個人服務應用以及Facebook Messenger 上的1-800-Flowers;另一類是更高級更智慧的語音互動和機器人個人助手,比如Apple 的Siri, Google 的Assistant, Amazon 的Echo 和Alexa, 以及Microsoft 的Cortana。

從新一代消費者的習慣來看,一對一的會話式互動帶來更好的溝通體驗。Forrester 的研究顯示70% 的客戶傾向靠自己解決問題。簡單的查詢和互動,如信用卡還款訊息、航班預定等問題解決,都可以隨時和隨地更快速地解決。達美樂比薩公司的聊天機器人允許客戶通過Facebook Messenger 訂購比薩,倫敦時裝週的Burberry 聊天機器人幫助客戶訂購他們在時裝秀中展出的產品。

各大企業和媒體平台都已紛紛開發對話機器人,佈局未來的會話式互動生態。加上Alexa、Cortana、GoogleNow 和Siri 等「基礎」 應用,自然語言處理(NLP)和定制的機器學習技術將有望打造高質量和不斷改進的聊天機器人,從而向用戶提供令人愉快的自動化體驗。

2131 1484816220

但會話式互動不局限於傳統的桌上型電腦和移動設備,它可以連接任何設備、雲以及數位接觸點(Touch Points) 。隨著智慧設備網絡不斷發展和生態的建設,智慧互聯的規模和模式將進一步擴展,設備之間更大的協作互動將會出現,為連續的環境數位新體驗奠定基礎。


 

 


 

數位只是通路和工具,而智慧才是目的和價值。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MO 俱樂部(ID:cmochina),作者栗建,系陶氏化學亞太區數位行銷負責人。2017 年是一個技術大年。在這一年,我們將看到AR、VR 甚至對話機器人等新的媒介和互動走向成熟,也將見證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顛覆我們的已知並帶來無限可能的未知。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