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Ukraine)是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事實上,烏克蘭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因為俄羅斯領土並不完全在歐洲,而且俄羅斯還吞並了烏克蘭的克裏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重獲獨立。烏克蘭文化璀璨,它的油畫、芭蕾、舞蹈和音樂等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俄羅斯文學之父果戈裏從烏克蘭走向世界,烏克蘭也是托爾斯泰名著《復活》的歷史舞台;影響中國幾代人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烏克蘭人。烏克蘭有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基輔,它被譽為“俄羅斯眾城之母”,還有950年的歷史的聖索非亞大教堂。
本月早些時候,烏克蘭有史以來首次推出了一個國家級的品牌形象設計,這將成為烏克蘭政府最大的國際行銷活動,其目標是在全球形成一個烏克蘭品牌,吸引對該國的投資並提高旅遊潛力。據了解,來自烏克蘭政府和相關委員會的27名專家參與了該項目的籌備工作。在他們的幫助下,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和材料,創建了一個品牌,展示烏克蘭對旅遊,文化互動和商業的吸引力。
全新的品牌LOGO由“NOW”和烏克蘭的英文“Ukraine”組成,其中將“NOW”用黃色的色塊特別標註,使其成為LOGO資訊中的主要詞語,而右上角藍色的圓點和相對應的文字圖形元素類似於我們在社交網絡中看到的消息通知。這是吸引關註的全新象徵——烏克蘭真的值得關注。整個形象明亮而現代,年輕而富有活力。
負責此次國家品牌形象設計的設計機構banda介紹稱:“如今,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品牌形象,人們一般會根據他們聽到的或者所看到的來形容這個國家,這對烏克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影響這種隨機訊息的產生,更糟糕的是,這些描述往往都是負面訊息。”
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banda對烏克蘭在國外的一些看法或者印象進行了研究。根據最終研究結果證明,在人們的腦海中,形容烏克蘭時,出現最大的三個關鍵詞為:“腐敗”、“革命”和“戰爭”。從未去過烏克蘭的人認為烏克蘭人是封閉、消極和浮躁的。這個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在新聞中看到和聽到的內容。如果這些負面信息不去有效的控制,將很難吸引投資和遊客到這個國家。
為了改變人們對烏克蘭的看法並說服更多的人來旅遊投資,烏克蘭迫切需要一個品牌,展現烏克蘭作為一個開放的現代化國家的品牌。
“NOW(現在)”是今天烏克蘭最想要表達的詞匯。現在的烏克蘭是充滿活力的,正在進步的。我們希望吸引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和投資者的關注。對他們來說,這個變化的時刻很重要。
烏克蘭總理弗拉基米爾格羅斯曼在談到新品牌時說道:“烏克蘭獨立已經27年了,但奇怪的是我們根本沒有自己的品牌。現在我們邁出了品牌國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品牌,我們可以與不同的目標受眾合作,真正開拓我們美麗的國家的所有可能性。所以,今天,2018年5月10日,烏克蘭的新品牌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