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姆聲音博物館(Audeum Audio Museum)是位於韓國首爾瑞草區的一家私人博物館,其名字來自韓語「오디오 또라이」的縮寫,這句話是一個俚語,意思是沉迷於音頻的人,即音頻愛好者。
博物館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2層,是韓國首個由世界著名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建築作品。據悉,該博物館由已故的KCC油漆公司創始人名譽會長鄭相永的遺產和KCC會長鄭夢鎮的私人資金開發建造。
館內系統地整理了自1877年留聲機發明以來150多年的音頻發展史,並收集、保存、研究和展覽相關資料。包括19世紀的留聲機和音樂盒,以及1920年代至1960年代的老式音響系統等等,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
博物館建築的外面由2萬根明亮的鋁管垂直環繞,營造出光影滲透到森林的效果,表達城市的自然。內部設計充分考慮了聲音體驗的需求,木質結構與台階設計不僅美觀,還能有效增強空間的吸音效果,為訪客創造一個沉浸式的聽覺環境。
此外,博物館通過豐富的黑膠唱片收藏,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資源,而不同樓層的展覽設計則滿足了不同參觀需求,從歷史學習到現代音響體驗,全方位展示了聲音的魅力。
除了邀請建築設計大師隈研吾設計建築,博物館還邀請了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原研哉操刀(標誌)視覺識別設計。
黑色的不規則圖形的創作靈感來自博物館主要藏品揚聲器的形狀。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僅與博物館主題緊密相連,通過與聲音的互動反應,為品牌形象賦予了生命力。
例如在其網站中,該符號採用了聲音可視化的交互設計,用戶將鼠標移動至LOGO時,LOGO圖形會隨機發生變化,在變化的同時,會發出一聲特色鮮明的樂器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原研哉表示這一設計表達了奧迪姆聲音博物館是一個能聽到豐富聲音的地方,並傳達了聲音的魅力。這種創新的設計手法,使得標誌不僅僅是一個圖形,而是成為了一個能夠與用戶溝通的媒介,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完美詮釋了奧迪姆聲音博物館作為聲音藝術與科技交會場所的定位。
在視覺識別設計領域,原研哉一直追求以最少的元素傳達最深遠的意義。這種不規則且可變的黑色圖形,作為非傳統LOGO設計,能夠打破常規,創造出令人難忘的記憶點,從而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
原文連結:https://www.logonews.cn/audeum-audio-museum-lo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