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蘋果迷都在等,因為聽說今年秋天iPhone 6即將推出4.7與5.5兩種尺寸機種,多樣化與擴大市場,似乎是這一年來apple的新趨勢,與蘋果2011年賈伯斯顛峰時期的作風有了相當大的不同,以往的極簡設計與狹隘的產品線似乎都在新任執行長提姆·庫克的帶領下逐漸轉變,你注意到了嗎?
以往iPhone僅黑白兩色,去年iphone5卻以8種色彩亮相。
從前僅單一尺寸的Apple,傳聞今年也將受不了HTC與SAMSUNG的強力競爭,決定出大小兩種尺寸。
/
在款式、色彩逐漸多樣化的過程,Apple吸引了更廣大階層的消費者,也確實滿足更多數人的需求,但也有人說,蘋果這樣的行銷策略,其實是短視近利的!?
你也許會說:怎麼會?越多的產品線不是滿足了更廣大的消費需求嗎?但奇怪的是,從長遠看來消費者往往不這麼認為。 在他們心中每個品牌都是某種意義的代名詞,就像想到BMW讓你聯想到奢華,想到麥當勞讓你想到歡樂一樣;擁有鮮明形象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難以動搖,反之,多元多樣化往往使消費者心中那層印象模糊化,沖淡原有的品牌力量,讓長遠競爭力大幅下滑。
這便是行銷大師艾爾‧賴茲曾在《行銷22誡》中提到所謂的「擴張法則」,一種利用增加短期銷量犧牲品牌「力量」的行銷模式。 他說的是,當大多數的企業努力將重心著力眼前,企圖利用延伸品牌、加寬生產線、增加消費者選擇,諸如此類的行銷手法達到大小通吃,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的時;確實,短期之內銷量顯著增加,營業額提高,但不幸的是一個品牌的「力量」卻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被消耗。
這樣殘酷的結果可以以牛仔褲Levis為例。 為擴大市場,Levis過去推出包括寬鬆、大管褲、牛仔褲多種款式,不斷在剪裁、樣式上推陳出新。光是一種單一款式不同剪裁便多可高達27種選擇,甚至就算你對貨架上的商品仍不滿意,該公司還會依你的尺寸重新替你量身訂做一條。 然而,有了這麼充分的牛仔褲樣式,你一定想那市占率豈不飆高?但令人訝異的,過去七年,Levis牛仔褲的市占率卻從31掉到19!
Levis的例子就是典型的:因為貪心,想藉著一時強大的品牌力量通吃消費群,卻因模糊品牌形象,而最終重重跌下的例子。而事實上李維牛仔褲的例子並非意外,因為過去美國最暢銷的汽車雪弗蘭與美國運通信用卡也皆犯過類似的錯誤。
蘋果品牌曾經是這樣獨一無二,他在市場上的迅速竄起與美學理念對當時的社會簡直是傳奇。在那個人們還在強調多種手機性能的時代,只有Apple說: 你會需要一隻像我這樣的手機,因為它不僅能輔助你,他更代表你的時尚品味。在那個人們都還在拿著笨重NP走來走去的時候,只有蘋果推出平板,從此他又再次改變了整個科技業走向,帶領著人們走入下一個便利的時代。
這樣的蘋果,以一句Think Different 驚豔全球,用它的極簡設計與品牌形象讓上層社會的人們趨之若鶩,電影與電視劇中的手機電腦幾乎清一色換上蘋果,甘願做他的免費代言。 因為對人們來說,它不僅是產品,更代表一種精緻的生活品味。
但隨著賈伯斯離去,HTC、SAMSUNG急起直追,你心中的蘋果地位是否也正在改變呢?不過當然啦,本文我們以一個較不利於蘋果的趨勢觀點切入討論,關於蘋果的未來目前還眾說紛紜,無法一兩個角度便輕易定論,也歡迎有想法的你與我們分享其他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