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流行會動的LOGO呢?觀察當前瞬乎即變的環境,新科技推陳出新。幾乎人人都已使用手機;留滯於網路和電視前的時間佔了一天的絕大部分;E-mail和各式各樣便利的通訊軟體(msn、skype ⋯) 取代了信件;PDA成了最方便的記事本;有些小學甚至還提供學生平板電腦,裏面已灌好了互動式教材與電子書;街上的霓虹與LED燈管互爲搭配製造出千變萬化的廣告看板。這樣的環境宣告了商標往新型態再發展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可以提供動態圖像發展空間的新平台。
而不管什麽行業,網路推廣都是公認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推廣手段。網路媒體包括所有網頁和網站、Line、微信推送、微博、QQ聊天、論壇、貼吧、Facebook 等等各種我們每天在用的平台,又完全可以滿足動態圖像。
這個時代是一個去普遍化而著重差異化、輕組織而以個人爲優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我們將不再只是就已製成的商品進行消費,不管是商品或者是環境全都變成具有永續性,而如同生物一樣能夠以進化的方式延續生命的有機體。另外,社會大眾在感官上偏好模糊化的傾向,追求著更人性化、更有機、更具有生命力的商品表現形式。
而日本在商品的設計與行銷中,就擅長於使用這樣的手法,利用些微的差異或小細節,隱藏於看似普通平凡的外表之下,一但被發現後(通常都不難被發現) ,就具有十足的話題性,而被口耳相傳,消費者與商品間産生了無以明狀的情感連結,難以忘懷。這部分已超出了商品原有的功能性。所以,要令消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就要打破傳統,迎合時代進步的步伐來推出新事物。
動態LOGO對傳統形式的LOGO進行解構,活化符號間的關系,讓它充滿“進化” 的可能性,賦予輕鬆的遊戲性格。在鬆動的符號間,融入動態效果,可以對靜態標誌本身作“實況的還原” 或“意義的延伸” 。以時間、空間詮釋一家公司或品牌的意義。(好吧這段比較非人類語言,如果你不是設計師,請忽略ಠ_ಠ)
被動態的東西吸引,是人類從古自今的本質。如在古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時候,人類不斷追逐“動態”的動物,尋找他們的獵物或下一頓飯。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不需要躲避危險或追尋下一頓飯,但動態的東西依然是抓取注意力有效的方法。
加入動態效果,視覺接受者在感官上必定會有不同既往的新體驗;而加入互動性質之後,也使民眾的參與變爲可能。現時本公司以“補充舊有視覺傳達方法”的心態去嘗試logo設計上新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嘗試著與企業的環境空間作結合而成爲環境識別的一部分,或以低成本的方式在網頁中呈現。繼而透過互動的過程,在一種類似於遊戲的學習中,傳達出企業的形象與理念;同時也營造出新鮮感與話題性,增強與消費者間的記憶連結。
再者,把動態logo放在你的公司或個人網頁、微信文章和推送、微博、電子宣傳螢幕、論壇、電子郵件簽名或QQ上,營造出讓人眼前一亮,甚至被瘋狂轉載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病毒式行銷”。因此而大幅度提高公司和品牌的曝光率,同時高質量的動態效果,讓你的公司給人一種“獨特創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