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專家・小宮山博史專欄】 你能說出活字是何時發明的嗎?

dynacomwaretaiwan

活字,這個詞說得真好!

「活字」是俗稱與紙、羅盤、火藥共同改變世界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般提及活字,通常是指金屬活字,不過也可泛指照相排版的字體和數位字型。這是文字生成技術的不同,並非活字用途的差異。活字,基本上是一個字符相應一個字形,可自由排列組合,也可重複使用。

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構成日文排版的字體也急遽增加;如今,甚至已遠超過二千種的字體了。在這之中,以通用字體角色支撐著日文排版的正是「明體」,從標題到內文皆可見其應用。關於明體的優點,字體設計師或是一些相關評論總是這麼說:「正如同水和空氣一般的存在。」不過,我想並沒有人曾具體探究這句話所指為何。是指之於人們不可或缺呢?還是指明體不具特色,言下之意是,正因為它沒有顯著的特徵,所以具通用性?然而,每類的字體都擁有個性,不可能沒有特色存在;因此,「像水和空氣般,教人感覺不出它的存在」這種說法,在邏輯上並不成立。

孔子曾說:「辭,達而已矣。」意思是,話不可不知所云。「水和空氣」這種譬喻法,只是藉此傳達明體此字體的本質特性,但有此說法者必須加以解釋。

那麼,為什麼會有此一說呢?

字體需經排列組合才具含義,排版上所使用的文字會重複多次不斷出現,且皆為相同的字形,透過書報雜誌或螢幕為眾人所見。近乎以相似風格製成的明體們,在反覆大量應用下,各別的字體特色漸趨薄弱,逐漸呈現出能對應任何文章的普遍性特色。再加上排版時使用的活字,內文的文字尺寸通常是5號,或是8 point、9 point,12級、13級等,一個字的大小是2.8至3.7公釐;對讀者來說,文字變成此大小後,字體原先擁有的特色及風格就變得難以區分,只剩下文字本身的存在。我想,從閱讀者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所謂「水和空氣」的狀態。不過,並非所有明體皆如此,還得加上一個條件:必須是大眾所認可的明體風格,且擁有相當的字體品質。換句話說,當然不包括已脫離明體樣式、且任何人皆可識別出品質低落的那些字體。

符合此條件的「活字」,最早是從母模鑄造而成的金屬活字。金屬活字雖然也有一個個刻製文字的做法,但這稱為雕刻活字,儘管是相同文字,其字形也各異其趣。此外,朝鮮李氏王朝持續製造的銅活字也屬鑄造金屬活字,但它是以沙模鑄造而來,並非所有文字都是同一個字形。基本上,為近代產業而生、市面上所販售的工業製品金屬活字,都是同字符具有相同字形。如前所述,這種「同字符同字形」會使讀者對字體特色及風格的意識漸趨薄弱,導致字體應用於任何內容的文章上皆能獲得普遍通用性。這種引自歐美的活字製造法,運用此技術大量鑄造、並用於書籍等排版作業上的活字,即為近代活字。

此系列連載將以「近代活字」議題為中心,把眾人於近代活字上所投注的心力與開創的智慧記錄下來,也可說是我以字體設計者的身分、學習活字字體史者的使命。日本引進明體後經過約150年的歷史,不僅日本,中國、韓國也使用明體作為漢字字體。試想,明體的字體風格,應是在出版文化蓬勃興盛的明朝確立下來的;那為什麼金屬活字的明體在中國並未被發揚光大,反倒是誕生於遙遠的歐洲呢?它是如何東傳到亞洲?又是因著何種原因傳播而來?人們的生活又因明體東傳產生了什麼變化?我希望在此連載文章中,對這些問題有更多的思索。
komiyama01 1 1

一、活字的誕生

現今我們將「活字」當作平常詞彙使用;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活字何時發明、當時又是指稱何物。

知名的北宋科學家、杭州人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卷十八中,記載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一事。日本的活字印刷史雖然記載了畢昇發明活字,但似乎沒有引用此書的記載。相關原文是278個字的短文,我在此引用提供參考。

我自行句讀了原文,並參考引用梅原郁編纂的《夢溪筆談》(平凡社東洋文庫,1978年)翻譯。值得注意的是,沈括的文章中並非使用「活字」,而是以「活版」稱之。「活版」的意思應指「使用活字印刷用的版」。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為版本。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巳自布字、此印者纔畢、則第二板巳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疎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汚。昇死、其印為余羣從所得、至今保藏。」

komiyama01 2

《夢溪筆談》原文意為:

「以木版印刷書籍,唐代尚未盛行。自馮道開始印刷《五經》後,主要的書籍便皆為雕版書了。慶曆年間(1041~1048年),平民畢昇開始使用活字印刷。其方法是,用膠泥刻字,使活字字模如銅錢邊緣一樣薄,每個字做一個活字,以火燒使其堅硬。

首先,設置一個鐵板,混合松脂、臘、紙灰塗滿;要印刷時,將鐵模放於鐵板之上,再將活字鋪滿鐵模。排滿鐵模即為一板,隨後將之火烤。塗料(松脂和紙灰)開始融化時,用平坦的板子壓住其表面,各活字就能像砥石一樣平坦。僅印少量幾張的話並不十分方便,但若是印製成千上百份時,便能非常迅速地完成。

一般來說,會準備兩塊鐵板,一個板印刷時,另一個板就先排字;前塊板印刷結束後,第二塊板便能立刻準備好。如此交替印刷,印刷時間大為縮短。每個字都有一個以上的活字,而像「之」、「也」這類的文字,甚至備有二十多個,以備一板中重複使用的情況。不印刷時,活字墊上紙片,依聲韻整理好收在木盒裡。平常沒準備的字,也能依需求加刻,以草火燒之,就能立刻做出活字。

不以木頭製作活字,乃因木紋有疏密之分,沾水會出現高低落差,不平整;且塗料一旦黏著後就無法拿起。然而,以土燒製而成的話,優點是用完後加熱塗料,使其融化,只要以手拂去,便自然脫落,既不會膨脹也不會沾上污垢。畢昇死後,那些活字由我(即沈括)的親族所收,至今依然珍藏著。」

《夢溪筆談》中所提及的「馮瀛王」,正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曾任四代及遼國宰相的馮道(882~954年)。「五代」指的是唐宋之際,中原興衰起落的那些王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則是指割據中原以外地區的前蜀、吳、南漢、荊南、吳越、楚、閩、南唐、後蜀、北漢。據說,馮道是開《五經》(即指易經、詩經、書經、春秋、禮記)印刷事業先河的人,當時是西元932年。

沈括認為,唐代並未生產雕版書,應是遲至五代十國才由馮道開始製作。然而,清宣統辛亥年(1911年)發行的《書林清話》(葉德輝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卷一〈書有刻板之始〉中記載:「書有刻本,世皆以為始於五代馮道。其實唐僖宗中和年間已有之。」作者葉德輝涉獵多部文獻,文中所提「中和」年號為西元881~884年間,故下了「雕板肇祖於唐」的結論。不過,這個說法正確與否我也不得而知了。

komiyama01 3

【原文出處】

華康字型官網-小宮山博史的活字百寶箱專欄

明體漢字活字的開發 連載系列第一篇

https://reurl.cc/K2XKM

【作者介紹|關於小宮山博史】

日本字型設計一代宗師,至今活躍於字體設計、活字字體史研究、書寫體設計教育等三大領域,代表作含RYOBI印刷機販賣的照相排版書體、平成明朝體、特太平體明朝體等多項知名字體。


 

 


 

【華康字型官方網站

https://www.dynacw.com.tw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comment